人人网陈一舟:玩德扑圈是体验失败最便宜的方法

  • 1496
  • A+

  猎云网(ilieyun)


猎云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的企业CEO,除了招人才、搞产品,第一项任务就是打德扑圈。因为德扑圈精神是斯巴达精神+巴菲特精神,既有以小搏大的勇猛,又有审时度势的精明。陈一舟根据自己创业历程的总结,认为做互联网公司和打德扑圈有如下相似之处:反抗非理性的基因和体验失败,德扑圈是体验失败最便宜的方法,应该多玩。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MBP。


 ◆ 

玩德扑圈与做企业


陈一舟说,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的企业CEO,除了招人才、搞产品,第一项任务就是打德扑圈APP,“持续打德扑圈APP,看市场每年给我们发的牌。牌不好,过;牌一般,看牌;牌很好,all-in。”


“我们这周末就组织员工打德扑圈,第一名奖励一台万元的笔记本电脑。”之所以把在投资人中风靡一时的德扑圈如此郑重地作为“团队建设”的一部分,是因为在陈一舟看来,德扑圈精神是斯巴达精神+巴菲特精神,既有以小搏大的勇猛,又有审时度势的精明。


对德扑圈APP的推崇,与陈一舟对创业历程的体会不无关联,用他自己的概括,“第一次创立ChinaRen把钱烧光了,好在卖给搜狐才算扒着悬崖边没掉下去,第二次获得投资之后(2006年3月千橡集团获得4800万美元,创当年Web2.0公司融资额之最)觉得自己很牛,在很多领域四面出击,结果基本上都被赶了回来。”最典型的就是2006年10月,千橡集团宣布关闭分类信息网站人人网、视频社区UUME,因为当时国内已经有近200家的视频网站。这些经历,让他从中看到了做企业与德扑圈游戏之间的某些联系。


 ◆ 

斯巴达精神+巴菲特精神



我开始懂小球派是什么意思是两年前在遵义的时候,跟杨宁(空中网总裁,曾与陈一舟一起创建ChinaRen)学的,这个游戏发源于美国德克萨斯,目前已经成为所有扑克游戏中最流行的一种玩法。这种游戏要玩得好,除了要手气好,技术更重要。不光要看自己的牌,还要猜别人的牌好不好,而有些老手会假装自己有好牌,使这个游戏很复杂,听说有不少后来大大成功的石油大亨,如Getty、Pickens等人的第一桶金都是靠玩德扑圈赢来的。


但是对我们来说,小球派有另外的意义,当时我们整个团队正处于比较迷惘的状态之中:我们觉得自己的“草场”不肥,想进军一些新的领域,但又都被人“赶回”来了;而相比之下,我们发现十里之外的其他领域则是兵强马壮,大家的日子过得很好,这种落差感很强烈。


而德扑圈中有一条战略就是:自己牌不好的时候,等发好牌。市场每年都在发新的牌(新的模式、新的想法)给我们,我们可以对比自己手中已有的牌(公司的实力、优势),来决定接还是不接。这其实也是一个历史规律,即便是成功的公司,大部分时间也都是非常寂寞的,比如腾讯、携程,这些公司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我们也没有理由不经历,而且我们这些晚创业的公司,更要好好过几年苦日子。可以说,当时通过德扑圈,帮我们管理层统一了思想,也克制了自己的浮躁心态。后来我就鼓励公司负责赚钱的、负责花钱的、负责战略的同志在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练习德扑读牌技巧,这是最好的实战演习。


根据我的总结,做互联网公司和打德扑圈有如下相似之处



——每一场游戏,最后只有一个大赢家:比如QQ、百度;


——刚开局时手气好,优势非常大:比如干某个事情早(QQ),或者早融到资;


——没好牌时不能ALL-in,否则全盘皆输:比如东芝HD-DVD和索尼Blue-ray竞争;


——自己有好牌时别人也可能有好牌:比如公共牌有3连顺的时候,谁都可能凑成5连顺。即使领先也不能麻痹:该看牌看牌,该check就check,该all-in就all-in,以为钱多就不按牌理出牌,马上就叫你没钱。


——德扑圈精神就是斯巴达精神加巴菲特精神:持续保持,谁都拿你没办法。即使大家伙来了,不跟你打德扑圈,10亿美金要挑你1亿,怎么办?我们也有斯巴达精神:以一当百,一块钱干掉大家伙一百块钱。


——只要在游戏里保持领先,不犯错误,自然的力量会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说,做互联网,不比一时大小,比谁的气长。


斯巴达精神就是以小搏大的精英精神,必胜的斗志,不惧怕打硬仗,绝路中也能杀出来。而德扑圈教会我们的另外一点是,看准机会再出牌,集中自己的优势,不轻易打仗,以提高战斗效率。我希望公司逐渐建立这样一种文化。“斯巴达+巴菲特”的德扑圈精神恰恰是硅谷文化所欠缺的。硅谷的企业繁荣一般是大环境给的,大家创业成功,一起分享胜利果实,这个公司如果失败,也就四分五裂了,但在中国这样显然不行。1999年回国创立ChinaRen和2002年回国再次创业开始的时候,我都没有注意到这点,现在亡羊补牢。千橡已经走过了求生存、担心工资发不出来的阶段,而要想成长为大公司,文化基因必须强,我们的“气场”也要不断变强。


对我们的员工,德扑圈也有实用性,比如对销售团队来说,该打什么仗,该放弃什么仗,打扑克讲的也是相同的道理。所以我们一到周末,或是一有时间就打,虽然有时候会有德扑圈故意发让你输的好牌的情况发生,也把它当作团队建设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种使团队增强凝聚力的社交途径。


 ◆ 

反抗非理性的基因



Donk Bet的过程就是不断做判断,更像是企业做决策。同时,概率这个东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慢慢你就会看到,玩来玩去老是那么几个人赢,因为这些人的计算比较精确。所以这是对我们思维的一种培训。而同时,当你钱很多的时候,很容易头脑发热,反而容易输大光,输到最后自己也莫名其妙。所以德扑圈教大家的就是:要打自己有准备的仗,主动尊重德扑游戏规则,理性地打仗。


其实,不经培训,人都是非理性的,这是人类基因决定的。随波逐流其实是对我们生存有利的,当洪水等灾难来临的时候,随波逐流让我们能够躲避危险,活下来的几率更大。但是当这种基因很强的时候,对企业来说就是不利因素,就会直接导致你的回报率下降。而从上到下,要想抵制这种随大流其实很难,因为这是在与你本能中很强的东西在做对抗。


我们在2006年拿到4800万美元投资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已经兵强马壮,于是开始四处出击,结果发现强国太多,我们基本都被打了回来,于是我们只好到草地没那么肥沃的地方遛瘦马。——这也像打德扑圈一样,你觉得自己的牌是好牌,结果发现对方也复制了一份,而且赌本还比你的大。


不过,自从去年Facebook模式火了之后,校内网的关注度也骤然提高,我们的感觉就好像在边疆突然发现了石油,结果各大军团都派远征军过来了。这场战斗永远不会终结,到了今年10月、11月的时候,大家将会看到市值是我们几十倍、几百倍的公司都将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我现在“守摊”的压力很大。


我觉得史玉柱比较幸运,他创业的第一天就进入了一个自己相对比较懂的德扑游戏规则里赚钱,但是“社区”并不像游戏那样“土地肥沃”,对于像我们一样的很多企业来说,只能采取“德扑圈”的打法。市场发十张牌,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积累,最终领到适合自己的那张牌,——比如校内网就是,我们的团队从1999年ChinaRen开始,就一直积累了做SNS及社区产品和大学生市场的经验。并不是十张牌你都要去做,这是最不理想的状态。


两次创业的经历也让我变得更加谨慎了。我现在知道,不能四面出击,要保存实力,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想不清楚的地方也决不轻易出击,等到机遇来了之后,再扑进去。这也就是德扑圈所说的,牌不好的时候不打,牌好的时候就要拼命打。所以从融资到现在为止,几个月过去了,我们手上的各项业务发展都很快,但融资得到的4亿美元还一直没动。目前我们还没想到花钱的地方,也有不少人出主意让我们收购。几年前,不断收购的确是我们作为后来者成长最快的方式之一,但是这一次,我要好好给自己时间想清楚再动手。


 ◆ 

体验失败



现在,没有80%以上成功概率的事情我们都不会做。德扑玩法是要计算概率的游戏,其实投资人也都是在整天计算概率。我在国外学风险投资课程的老师就讲过,有90%以上的企业会失败,0.5%的企业能上市,2.5%的企业会以比当初高的价格卖出,5%的企业是不死不活的状态。巴菲特也喜欢打德扑圈,他就说过:“德扑圈就是不断判断得和失的比率,就是一项计算和权衡的游戏。”比尔·盖茨的人生两大爱好编程和德扑圈。


计算概率可以有很多种算法,比如我们可以按参与人数算,在视频网站,做的人多了,分到你可能胜算就只有10%了。论德扑圈成败,其实不看你打赢了多少局,而是看你打输了多少次。其实从创立ChinaRen到现在,在我看来,做互联网的成功,不在于你打多少胜仗,而在于你打败仗的次数少。你打一次败仗,公司就会消耗掉90%;打一次胜仗,公司会增长1倍。所以3个胜仗的成果,往往就被1个败仗抵消了;打4个胜仗1个败仗,公司才能涨两倍。而且经验已经教会了我们,尽管海面上可能有十处金光闪闪的地方,预示那里可能有财富或是什么,即使只出现一处警告的红色信号灯光,我们也要撤退。


所以现在,我的关注点是多研究失败,并写了关于“研究失败”的一系列文章,从李自成到南极探险家Robert Falcon Scott,分析他们如何会失败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事情。我觉得应该少研究如何超越其它人的成功,我很清楚史玉柱是怎么成功的,但我无法复制,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对研究成功学乐此不疲,因为这是一件回报率极低的事情。其实研究失败的回报率很高,因为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条,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试一个准,如果搞清楚哪些路会通向失败,不去就好了。


在谨慎的同时,德扑圈是体验失败最便宜的方法,应该多玩。




德州扑克








德州扑克